关于自己在入门编程时就“不想学”的一些想法

我曾经在小学就爱好过计算机,虽然都是半吊子级别——不知道机器码是什么,最高级别的操作是装系统和拆内存条…当时给自己那台MD103换了16GB内存还怪开心的,哈哈!

后来进入初中便是爱上了摄影。由于篇幅有限,之后再详述。

而现在在高中里安顿下来(注:第一年主要集中在修正自己的行为习惯和时间安排能力,etc.)后便又想摸自己的老本行了。究其原因,还是看到了学长做的那些玩意…然后藏在我脑子深处的那些东西就自然而然的被翻出来了。

接着是“三分钟热度”:买了好多书,天天泡在小房间里摸鱼 和 收各种老电子产品拆了玩。但这些终究不是自己做的东西,而即使是拆解和维修也停留在非常浅薄的层面:换总成/组件。于是便拿起自己买的那一坨书开始随便翻起来,翻完了在编辑器里敲个循环程序就是天伦之乐。

这种低级的趣味终究经不住时间的打磨,一个月后,我便把编程书丢在了书架上吃灰并整日无所事事,手机使用时间飙升。

今天在看了几个计算机科学入门用的视频后突然想起学长之前说的话 大概是 “想入坑先得知道自己做什么 从一个project来学习各种东西” 云云。又做了一点思考,发现可以做如下比喻:假如不会编程而直接用现成资源,相当于自己“只会用螺丝起子,没现成的螺丝孔就是不能旋螺丝进去”;会编程而不会用现成资源或许是“会用各种工具攻螺丝孔但制作螺丝的技术不精”;而既能编程又能使用(包括但不限于程序员们留下来的)资源(比如git上的,或是各种书籍),就是“自己攻了孔,而把别人制作的工艺精湛的螺丝给旋进去,并能学习和讨论这种工艺”。而后两项的前提便是“自己想在这个地方旋上螺丝”,即因一个原因或者目标而有欲望在这个领域去学习和进步。

如果目前我在这方面想通了1/4,那也许能把这个小博客维护成自己想要的样子的时候就算是想通了2/4吧…但4/4是不可能的。科技与时俱进,有必要不断的学习,即使是顶级的程序员也不能免俗。

由于现在以及之后很长一段时间还是门外汉,这篇博文里的一些观点可能不成熟,见解或许不完整。恳请大家对我这些不成熟的想法予以批评或提出建议。

关于自己的简介

24岁,是学生。(迫真)

目前在上海市松江区某野鸡学校就读。

对摄影有着比较浓厚的兴趣,但主要集中在器材方面;虽然拍照也不是完全不会拍

身边有一群很厉害的人,但是自己并不厉害…

比较半吊子,即做事做到一般就放到一边

有自制相机的想法,但近几个月的成果是拆坏了两台iPod

爱听音乐,但范围不广(虽然期望能广泛的涉猎),主要原因可能是手里的那副耳机不适合听大编制交响和资源太难找…

对各种交通工具有兴趣,但在知识储备上依然是个半吊子

是某个以水果为命名制造电子产品的公司的粉丝。与一部分水果=好的人不同,对于其推出的产品好坏还是会自己分析一下